地藏庵
歷史沿革
民國96年東嶽大帝降駕指示,興建地藏庵。
當初接到東嶽大帝指示,要辦理這些特殊科儀時,東嶽殿相關執事人員連續三年到大陸「泰山玉皇頂」請令,請令通過才能執行這些業務。
《善化東嶽殿—地藏庵》
莊嚴肅穆的「善化東嶽殿—地藏庵」,與「善化東嶽殿」一同座落於大廟埕中。精雕細琢的牆面,是傳統宮廟文化的象徵與石雕工藝的建築美學。
「地藏王菩薩」慈悲的寶相,給予人們一股安定的力量。「善化東嶽殿」和「東嶽殿地藏庵」相輔相成,提供多項宮廟服務,祈求達到普世濟世的精神。
「地藏庵」不只是消災解厄的地方,更邀請您來參拜
祈求~健康平安!

地藏王菩薩
祀奉主神
{地藏王菩薩}用慈悲為懷之心為世人、為幽冥界朋友渡化救苦。慈悲與威嚴並存的形象中,帶著一股安定心靈的力量!
東嶽殿地藏庵的{地藏王菩薩}為『蕭任能』大師的銅雕作品。前來參拜的信眾朋友,可以順道欣賞這精緻雕塑的工藝之美。
十殿閻王(右殿)
單數殿:掌理審判核心與功過分別
第一殿|秦廣王
秦廣王負責生死簿之審核,是亡者進入陰間後的第一道關卡。掌握人間壽命紀錄,審查陽壽是否已盡,亦可視功德延壽或勸善,是十殿審判的起始之門,象徵正義與開端。
第三殿|宋帝王
宋帝王審理不忠、不孝、不義、不敬師長等違倫悖德之罪。此殿設有黑繩地獄等酷刑,使犯者深切悔過。此殿彰顯陰司重視人倫與道德根本,教化世人行孝守禮。
第五殿|閻羅王
閻羅王威名最著,職掌十殿中央,專審罪行複雜之魂。此殿針對善惡混雜者審慎衡量,功過並論,決定是否送入更深層地獄或進入輪迴,為地府關鍵判官。
第七殿|泰山王
泰山王掌理破壞自然、違逆天理、作亂陰陽之魂,設有火山、冰獄等處。除審判亡魂外,亦主管山川靈氣與地界安寧,是陰陽間結界的守護者,威儀森嚴。
第九殿|平等王
平等王審核前九殿所判定之罪,作最終功過衡量,象徵陰間審判的平等與公正。此殿不以情面論事,純粹依因果報應定去留,裁決轉世前之最後一關。
催魂將軍
催魂將軍,乃東嶽大帝座下重要差役之一,專責催喚陽壽已盡、未願離世之幽魂,引領其走過奈河橋,接受冥司審判。
催魂將軍外形威嚴,頭戴雙角,手持「戒棍」法器,象徵警示世人勿執迷不悟、貪戀人間。神像雖不高大,面貌卻兇猛猙獰,令人望而生畏,顯現其職責之嚴峻。凡見其尊容,無不肅然起敬,體悟陰司法理之不可違。
十殿閻王(左殿)
雙數殿:懲罰罪業與轉世安排
第二殿|楚江王
楚江王處罰生前犯有姦淫、謀害、暴力等重罪者。設有拔舌、剪刀、血池、鐵樹等地獄,刑罰嚴酷,用以懲戒惡行,讓亡魂知所悔悟。
第四殿|五官王
五官王審察人們藉由眼、耳、口、鼻、身、意所造之業。妄語、惡視、邪念者皆受審於此。此殿告誡世人守五官之正,勿因小惡積成大罪。
第六殿|卞城王
卞城王主罰虛偽貪婪、貪贓枉法、不仁不義等罪。常設寒冰、割舌、斷肢等刑獄。是處罰世間巧詐奸惡之重要殿堂,教導人誠信為本。
第八殿|都市王
都市王審判欺詐、製假、詐財、惡商與陰毒陷害者。亦接納申冤無門之鬼魂,為冤屈者主持公道。是陰間伸張正義的堡壘,重責任也重仁心。
第十殿|轉輪王
轉輪王主管六道輪迴的最終裁定。依前九殿裁判結果,安排亡魂投生之道:善者轉生人道或天界,惡者墮入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此殿設有「忘川」與「孟婆亭」,為人生再啟之處。
攝魂將軍
攝魂將軍,亦為東嶽大帝麾下神將,與催魂將軍分工協作,負責攝取執念不散、流連陽世之魂魄,使其歸返正道,赴陰府報到。
攝魂將軍以獨角為其象徵,手執「瓜槌」法器,意指敲醒迷惘之靈魂,引導其認清生死界限。神像精巧,然面容威懾,無聲中彰顯陰司執法之嚴正。與催魂將軍並立,並肩執行拘魂要務,維護陰陽秩序分明。
酆都大帝
配祀神尊
酆都大帝|地府總領 冥界至尊
酆都大帝,又尊稱為「酆都北陰大帝」,乃道教地府最高統帥,總領十殿閻王與萬冥將帥,居於酆都山上,掌陰曹地府諸事。其神威赫赫,秉公執法,維護陰陽秩序、賞罰分明,為冥界至高無上的帝王。
在信仰系統中,酆都大帝與東嶽大帝各司一方,一主陽間死籍,一主陰司刑獄,共同守護天地法理。信眾若有祖先求超拔、亡魂需引度,亦常焚香祈請酆都大帝施恩賜福、化解冤業。
城隍爺
配祀神尊
城隍爺|護城守境 冥陽雙察
城隍爺,全稱「城隍尊神」,為道教與民間信仰中守護一城之神,職掌一地善惡審察、生死簿籍、陰陽稽查之職務,為地方陰司總管。臺灣各地多設城隍廟,以祈庇境內安寧、風調雨順、百姓平安。
城隍爺神威莊嚴,白日巡察陽世、夜間主持陰司審判,是人間與地府之橋梁。祂察看人間功過,若有冤屈無門者,亦可向城隍申告。信眾常祈求祂伸張正義、解厄安宅、驅邪除煞,是重要的守護神之一。
地藏庵所辦理的宮廟服務與拔渡科儀
平日服務項目介紹
收驚、問事、祭改、淨車。
祭改科儀分類
消災獻疏、超薦祖先、超拔嬰靈、超拔冤親債主
其他特殊科儀
『普施』、臨近十類孤魂』、『三軍殉公』等科儀。
科儀所需物品:庫錢、功德箱、陰間提款卡(黃色紙)、供品。